区域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 防灾减灾
极端天气开启2016,去碳化进程需提速
2016-10-27

2016年伊始,全球一头扎进了“困难”模式:英国遭遇前所未有的洪灾,美国中西部和南部龙卷风和暴雨肆虐,东北部出现史无前例的暖冬,北极出现气温急升35度的现象,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空气污染侵袭。极端天气现象的频发以及冬季空气污染频发主要归因于百年一遇的超强厄尔尼诺效应以及全球变暖。2016年的平均温度超越打破此前2015年创下的“最热纪录”,在圣诞与新年假期肆虐全球的极端天气事件似乎要成为新常态,这将进一步增加疾病传播速度,遏制粮食增长,破坏栖息地,影响水资源供应,给脆弱人群带来难以忽视的严重影响。要减缓这种灾难性影响只有迅速减少碳排放和化石燃料的消耗。


屏幕快照 2018-05-04 上午10.46.18.png


洪涝

图片来源:Flickr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愈来愈显著的影响,各国首脑于2015年底通过《巴黎协定》传递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的信号,加速全球的去碳化进程。清洁能源融资与装机速度正在提升,而化石能源行业陷入持续衰退。由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大幅下滑以及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中国煤炭行业深陷严冬,黑龙江龙煤集团裁员10万人 。


面对频发的空气污染,中国提出2016年起关闭千家煤矿,三年内不再审批新煤矿,2016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并增加风电与光伏发电装机,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到13.2%。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要追责。


屏幕快照 2018-05-04 上午10.46.36.png


空气污染

图片来源:Flickr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经济向清洁能源转型不仅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并能因减少空气与水污染而节省大量公共卫生成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且健康的未来可以为全球数十亿人口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



相关资源


博客


文章


报告


大家说


  • “《巴黎协定》已经是目前能够取得的最好结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多边进程的新时代,国际治理正向‘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方向转变,同时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强烈信号。但总体看来,协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高云